病句与名句

时间:2022-05-22 18:56: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三种承前省略主语的所谓主语残缺的病句,句意明确,没有误会或歧义,应该看成是正确的句子。

关键词:对口升学;主语残缺;承前省略

对口招生考试辨析病句试题中主语残缺的病句,与语文课文中的名句在语法结构上相同。

一、同是承前一句的宾语而省略主语

1.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董存瑞》后,(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河南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各省名称略有不同,以下统称对口招生〕语文试题第6小题A项;原句下的点和句中括号为本文作者所加,加点的词语表示是后面分句省略的主语,添加的括号表示省略的主语的位置,下同)

2.从历史和现实的斗争中,( )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河南省2013年对口招生第6小题B项)

3.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河南省2015年对口招生第4小题A项)

4.通过调查研究,( )使学生提高了搜集、筛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安徽省2013年对口招生第5小题A项)

5.经过大家讨论,( )一致赞成春暖花开的时候去野外开展一次登山活动。(重庆市2016年对口招生第5小题C项)

6.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绳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 )像一个筐似的。(冰心《小桔灯》)

7.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 )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碧野《天山景物记》)

8.初六倒是个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 ( )却没有出够一半。(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9.从高空俯视贡嘎山,( )像一座银色的金字塔耸立在气势磅礴的云海之上,阳光照得闪闪发亮。(广东省2006年对口招生第6小题C项)

10.一位收藏者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 )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四川省2014年对口招生第4小题D项)

11.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特征,( )就是此景物与其他景物不同的地方。(河南省2007年对口招生第9小题A项[正确项])

12.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 )便觉得是奇怪。(老舍《济南的冬天》)

1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朱自清《荷塘月色》)

14.水生拍打著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 )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孙犁《荷花淀》)

同是承前一句的宾语而省略主语,无论是承前一句状语部分的介宾短语的介词的宾语而省略的例句1~8,还是承前一句的动词谓语的宾语而省略的例句9~14,其中1~5和9~10是对口招生中主语残缺的病句,而6~8和11~14是语文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名句(例11出自教学参考书),这里的病句与名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吗?有必要牵强地分出对错吗?

二、同是承前一句的定语而省略主语

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 )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广东省2011年对口招生第6小题D项)

2.我国家用电器的出口,价廉物美,( )深受国外消费者的喜欢。(重庆市2014年对口招生第5小题D项)

3.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李星华《十六年前的回忆》)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郁达夫《故都的秋》)

5.“芦柴棒”的喉咙早已哑了,( )用手做着手势,( )表示没有力气,( )请求他的怜悯。(夏衍《包身工》)

6.国内某汽车制造公司向外界发布即将推出新款轿车的消息,( )做工精良,配置齐全,安全可靠,质量上乘。(河北省2014年对口招生第6小题D项)

7.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都有一大本。(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8.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乙己》)

9.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鲁迅《藤野先生》)

10.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 )不管刚拉了几步,( )见井就奔过去,( )赶不上新汲的水,( )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同是承前一句的定语而省略主语,无论是承前一句的主语的定语而省略的例句1~5,还是承前一句的宾语的定语而省略的例句6~10,其中1~2和6是对口招生中主语残缺的病句,而3~5和7~10是语文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名句,这通常的对错判断,逐句分析下来并不可信,从语法规则上或其他方面,实在找不到硬硬实实的依据或理由。

三、同是承前一句的兼语而省略主语

1.他走到街上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总有一大群孩子围着他,( )请他讲故事、做游戏。(河南省2016年对口招生第7小题D项)

2.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 )说:“嗟,来食!”(吴晗《谈骨气》)

3.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 )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藤野先生》)

4.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 )头上扎着白头绳。(鲁迅《祝福》)

5.这句话却不料就叫金旺他爹听见,( )回去就传开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6.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同是承前一句的兼语而省略主语,其中例1是对口招生中主语残缺的病句,而例2~6是语文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名句,这里的对错分得开吗?分不开!

语法结构相同,有的就犯了语法结构上的主语残缺的错误,需修改更正,有的却是名家名篇名句,要效仿学习,几年来担任对口升学班的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里,对与错的标准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有没有误会或歧义。观察对口招生试题中所谓主语残缺的病句,和名家名篇名句一样,作者的真正意思不难明白,没有产生误会或歧义,结合语境主语没有残缺,那么,所谓语病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不必说是什么“偷换主语”“滥用介词”,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我们需要对这种简明、灵活、生动的语言现象提高认识,有一个正确态度,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充分接受,充分肯定,将这三种句意明确的承前省略主语的句子都看成是正确的句子。

推荐访问:病句 名句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