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濠梁之辩”中的辩论技巧及其合理性

时间:2022-05-24 09:16: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濠梁之辩”是 《庄子·秋水》里的一个经典故事,流传至今,已有许多读者和学术研究者进行研究。本文从思辨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庄子和惠子在辩论过程中采用的辩论技巧有哪些及其合理性分析。

关键词:濠梁之辩;逻辑谬误;隐含假设,归谬类比法;循环论证;转移论题

一、故事简介

“濠梁[1] 之辩”是 《庄子·秋水》里的一个经典故事,辩论双方分别是庄子和惠子。双方围绕的辩论主题是: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庄子是正方,立场是:庄子知道鱼的快乐。惠子是反方,立场是: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原文摘抄如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濠梁之辩”第一次交锋的辩论技巧分析——隐含假设

先分析二人第一次交锋的过程:庄子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即水中的鱼儿好快乐,接着惠子立即反驳道,你不是鱼,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先表达一个观点,鲦鱼真快乐,也由此开始他和惠子之间的辩论,而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是,鲦鱼在水中自由游动。从逻辑学角度去分析庄子的论证,可以发现庄子用鲦鱼在水中从容游动这个前提得出鲦鱼快乐的结论。很明显,要使结论成立,只有鲦鱼在水中从容游动这个前提不足以支持结论,还需另一个前提,即:如果鲦鱼从容,那么鲦鱼就是快乐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前提是否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同,很明显,这个大前提是一个充分条件,也就是鲦鱼从容,一定能够得出鱼是快乐的。但是,这样的主观必然性是否与事实相符呢?笔者认为,主观的必然性不是客观的必然性,不能取代客观的必然性。客观的必然性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由此可见,这里的大前提并不具有客观上的真实性,缺少证明力。

然后惠子第一次反驳,庄子不是鱼,因此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从论证角度分析,惠子的观点是,庄子不能知道鱼的快乐,理由是,庄子不是鱼。从三段论角度分析,要想通过庄子不是鱼这个前提必然推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需要有一个大前提,即所有人不能知道鱼的快乐的。对于这个隐含假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样的假设不具有客观真实性,难以获得大众的认同。

三、“濠梁之辩”第二次交锋的辩论技巧分析——归谬类比法

先分析二人的第二次交锋:惠子认为庄子不是鱼,因此不知道鱼的快乐,而庄子反驳道,惠子不是庄子本人,因此惠子不知道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当惠子说,庄子不是鱼,因此,不能知道鱼的快乐。庄子第一次反驳,所用的方法是,归谬类比法,也被称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下面具体分析这种用法的价值和问题。归谬类比法,指为了反驳对方的观点或理由,通过对对方的观点或理由加以引申、类比,得出一个荒谬或者矛盾的结论,由此达到反驳对方的目的。我们可以发现,庄子为了反驳惠子所说的庄子不是鱼,因此不能知道鱼的快乐,采用了间接反驳法,通过归谬类比,寻找一个与之类似的情况,那就是,既然人不能知道鱼的快乐,可类比推出,人与人之间也不能相互知道。笔者认为,这种归谬类比法的运用,类比对象很重要,需要类比事物之间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方可类比。人与鱼不能相互知道对方的心里状态,去类比推知人與人不能相互知道对方的心里状态,这是由异类不知去推同类不知,这样的类比范围,很显然由所扩大。

四、濠梁之辩”第三次交锋的辩论技巧的分析——循环论证

先分析二人第三次交锋过程:庄子通过归谬类比法第一次反驳了惠子说:“惠子,你不是我啊,你也不知道我是否知道鱼的快乐”。惠子接下来展开了第二次反驳,惠子说:“庄子,你说得对,我不是你,我当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因此,你也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先回过头看下惠子的第一次反驳,惠子第一次反驳庄子时,认为“庄子不是鱼,因此,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用字母A表示惠子观点。接下来,庄子通过归谬类比法,由“庄子不是鱼,因此,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A)为前提,推出结论“惠子不是庄子,因此,惠子不知道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用字母B表示庄子观点。接下来,惠子开始他的第二次反驳,惠子通过先承认庄子的观点“惠子不是庄子,因此,惠子不知道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B),以此作为前提,去论证惠子的观点“庄子不是鱼,因此,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A)可以发现,惠子的论证逻辑为,用自己的观点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通过“庄子不是鱼,因此,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A)论证“ 惠子不是庄子,因此,惠子不知道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B),再由“ 惠子不是庄子,因此,惠子不知道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B)论证“庄子不是鱼,因此,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A)。这种论证方法叫做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指用观点自身来证明自身的方法,也就是观点的证明理由为观点自身,除观点以为,没有其他的理由支持观点。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过程中,惠子就巧妙的运用了这种方法,为了达到辩论的目的,用观点“庄子不是鱼,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去证明观点“庄子不是鱼,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样的论证方法,需要在辩论过程中隐晦运用,否则容易被对方察觉。

五、“濠梁之辩”第四次交锋的辩论技巧分析——转移论题

先分析二人第四次交锋的过程:惠施对庄子说::"我不是你,自然不知道你;但你也不是鱼,一定也是不能知道鱼的快乐的!"庄子安闲的回答道:"我请求回到谈话的开头,刚才你问我说:"你是在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这说明你是在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的情况下才问我的。那么我来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岸边知道鱼是快乐的。"

我们可以发现,惠子一直围绕主题辩论,就是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惠子的立场很明确,庄子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而庄子在前面三次交锋过程中也是围绕主题进行辩论,庄子也有明确的立场,庄子知道鱼的快乐。但是在第四次交锋时,庄子把主题换成了“庄子在哪里知道鱼快乐的?”但是这个主题并不是惠子提出的,而是庄子运用了转移论题的方法,成功的转移了话题。

转移论题是人们在论证和交流时,常常用到的方法,表现为前后论述的主题不一样,把原有的论题换成另一个不相干的论题。庄子为了能够反驳惠子,故采用了此方法,成功的反驳了惠子。

六、结语

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运用的辩论技巧共有四个,分别时隐含假设、归谬类比、循环论证、转移论题。隐含假设的运用是否合理,需要去挖掘假设,方可辨析。归谬类比,要判断反驳的力度,需要分析类比事物间的相似度。循环论证和转移论题,,要去拆穿这种技巧的运用,需要把握说话者在每次交锋过程中的观点。

注释:

[1] 濠梁:“濠”,河名,在今天的安徽 省凤阳;“梁”,古人对桥的称呼.

参考文献:

[1] (美)帕特里克·赫尔利,陈波译.简明逻辑学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219.

[2] 楚明锟.逻辑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李衍华.说话的逻辑与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大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李天余(1986—),女,硕士,汉族,重庆潼南人,讲师,研究方向:法律逻辑学;王妍(1987-),女,硕士,汉族,四川阆中人,讲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推荐访问:合理性 浅析 辩论 技巧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