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中的概括思维及其运用指导

时间:2022-05-24 09:1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一、概括在语文学习中的含义

我们先看看在语文学习中常常遇到的一些有关概括的提问。

(1)阅读下面两首诗,请概括出它们在写景手法上的共同点。

(2)阅读下面语段,请简要概括形成结论的原因。

(3)《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阅读于谦的《石灰吟》,请概括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怀。

(5)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6)请概括下面一首诗“虚实结合”手法的作用。

(7)阅读全文,概括马裤先生的形象。

(8)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概括。

(9)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恩格斯眼中,马克思最突出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0)阅读《祝福》,请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概括其社会意义。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析安利公司的营销网络结构,概括其功能意义。

上面11个问题中,均用到“概括”一词,但其具体含义却各不相同。

第(1)题中,“概括”指的是从不同元素中提取共同点,表达式为:个性→共性。

第(2)题中,“概括”指的是追问形成结论的原因,表达式为:结论→原因。

第(3)题中,“概括”指的是“信可乐也”的各种情景分属于哪些范围,表达式为:种概念→属概念。

第(4)题中,“概括”指的是寻找石灰的象征意义,表达式为:物性→人性。

第(5)题中,“概括”指的是提取文段的主要观点,表达式为:材料→观点。

第(6)题中,“概括”指的是揭示手法特点的作用效果,表达式为:手法→作用。

第(7)题中,“概括”指的是总结人物形象特点,表达式为:言行→性格。

第(8)题中,“概括”指的是总结景物形象的特点,表达式为:景物→氛围。

第(9)题中,“概括”指的是从众多贡献中筛选出突出贡献,表达式为:众多个体→中心个体。

第(10)題中,“概括”指的是揭示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表达式为:典型→一般。

第(11)题中,“概括”指的是从结构中揭示其功能意义,表达式为:结构→功能。

看来,“概括”一词用在不同的场合,其具体含义是不同的。那么在“概括”一词的众多理解中,有没有其共同点呢?在具体“概括”时,有没有其共同的思维规律呢?我们不妨看看,词典、心理学、逻辑学是怎样说的。

二、词典、心理学、逻辑学对概括的解释

《思维辞典》对“概括”的定义:

“在思维中把关于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上去的逻辑方法。”

《辞海》对“概括”的解释:

“概括是在思想中把从某些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朱智贤、林崇德二人在《思维发展心理学》中对“概括”的界定:

“概括是在思想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概括的过程,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

形式逻辑中在概念的概括时提出: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即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概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一是指“简明扼要”。

从以上对“概括”的描述中,我们发现,“概括”包含了如下几点:

①概括是一种思维过程;②概括与事物的本质、规律联系在一起;③概括是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④概括是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过程;⑤概括是提取一类事物的共同点;⑥概括是简明扼要的表达。

显然上述所明确的“概括”的含义与我们语文学习中所理解的“概括”的含义并不是一致的,应该说语文学习生活中的“概括”的范围要远远大于上述所理解的“概括”。从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更认同语文学习生活中的“概括”,更需要总结语文学习中的“概括”思维特点和规律。

三、我们对概括的含义理解

下面,我们根据语文学习中所需要的“概括”,借鉴词典、心理学、逻辑学对概括的理解,重新归纳语文教学实践中需要的“概括”的含义。

第一,概括是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如由个性到共性、由物性到人性、由种概念到属概念等。其中的“此”是概括思维的起点,“彼”是概括思维的终点。

第二,概括是由具体走向抽象的思维过程。因为概括的起点“此”相对于概括的终点“彼”来说,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而“彼”却要抽象得多。比如“材料→观点”的表达式中,材料比观点具体,观点比材料抽象;“个性→共性”的表达式中,个性比共性具体,共性比个性抽象。

第三,概括是由次要走向主要、由边缘走向中心的思维过程。例如,从众多人物中筛选出主要人物,从众多事件中筛选出核心事件,从众多观点中筛选出关键观点等。

第四,概括是由复杂走向简明、由丰富走向简练的思维过程。因为概括的起点“此”相对于终点“彼”来说表述要复杂、丰满得多,常常显得周到而全面,但其终点“彼”常常是寥寥数语,甚至是几个词语而已。

根据上面的理解,我们对概括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A→B

其中的“A”相对于“B”来说,可以称之为“现象”,“B”相对于“A”来说,可称之为“本质”,即现象和本质是相对而言的。这样一来,由偶然到必然、由形式到内容、由个性到共性、由物性到人性、由结构到功能、由典型到一般等,都是由现象走向本质的思维过程。所以概括可以用一句简练的话来总结:

概括是由现象走向本质的思维过程。

四、概括思维的方法路径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在概括过程中,“现象”是如何走向“本质”的,即概括的思维路径是怎样的,或者说概括思维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哪些。其实词典、心理学、逻辑学在对“概括”的描述中已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梳理如下。

方法一,在对概念的概括过程中,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概括。如由“中国青年”过渡到“青年”,就是通过减少了内涵“中国”而获得的。

方法二,通过提取一类事物的共同点来进行概括。这种方法是把这类事物中的各个个体的特点一一分析出来,然后加以比较,最后舍弃其不同点,提取其共同点,把这些共同点当作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方法三,把一类事物中个别事物的某些本质属性推及到这类事物中所有个体,从而认识这类事物的所有个体的共同属性。这是因为有些种类的事物,包含了很多个体,根本无法对每一个个体进行一一考察,这时就常常只考察其中的部分个体或典型个体,然后把这部分个体或典型个体的属性推及所有个体。一般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概括出来的本质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验证的。

不过梳理出来的上述概括思维方法并不全面,我们从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还归纳了如下的一些概括思维途径。

方法四,保主舍次法。针对文段所提供的材料,依据一定的标准或意图,对材料提供的各类事件、各个人物、各种特点等进行分析、比较,然后筛选出符合标准或意图的事件、人物、特点等,并把这些内容作为中心事件、核心人物、主要特点等。最后概括的结果就是舍弃边缘事件、衬托人物、次要特点等,保留中心事件、核心人物、主要特点等。

方法五,相似转化法。这种方法常常用在揭示物象的象征意义方面,即根据物性与人性的相似点,从物性上揭示人性意义。例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石灰在锻炼过程中经历的“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的过程,与人们为了理想目标所经历的各种坎坷、磨难、波折、痛苦等极其相似,石灰的“清白”与人的正直、坚贞等特点相似,由此可揭示出《石灰吟》的象征意义为:揭示了作者为了理想而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崇高精神。

方法六,本质揭示法。这种方法是直接揭示现象所蕴藏的本质,在揭示过程中,先对现象进行分析,对现象的各个部分分别找出其背后的本质,然后加以综合表达。例如,揭示“小女孩的幸福是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这句话的本质,先把这句话分解成“小女孩”“舔着”“两毛钱”“白糖棒冰”四个部分,然后根据相似性、相关性、因果性、种属概念过渡的方法分别找出各个部分的本质,“小女孩”的本质是“女人”或“小孩”(运用的是种属概念过渡法),“舔着”的本质是“慢慢品尝”(运用相关性法),“两毛钱”的本质是“简单的、易得的”(运用因果性法),“白糖棒冰”的本質是“甜蜜”(运用因果性法),最后综合表达揭示出这句话的本质是:女人或小孩的幸福是简单的、甜蜜的,需要慢慢品尝。

以上就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概括的各种思维路径。但是对概括的理解并不是到此为止,我们还必须弄清楚概括思维与各种具体的思维加工方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五、概括思维与思维加工方法

有的人简单地把概括理解为归纳推理、综合思维,这是不准确的。在前面对概括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概括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多种思维加工方法。

比如,提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首先就得把这类事物的各个个体的属性一一清理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分析的思维加工方法;接着筛选出共同的属性,这实际上就是比较的思维加工方法;最后还要把筛选出来的共同属性归结在一起考虑,实际上就是综合的思维加工方法。运用到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维加工方法的还有保主舍次的概括思维法、种属概念过渡的概括思维法等。

又比如,在一些诗歌鉴赏中,有时为了揭示诗歌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意义(这是由物性走向人性的概括思维),首先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意象还原为一定的场景,然后才能根据场景与人性的相似性、相关性来揭示其情感意义。所以想象和联想也是概括思维所要用到的加工方法。

也就是说,概括思维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思维加工方法,而是多种思维加工方法的综合运用,概括思维常常离不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演绎、类比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概括思维理解成是归纳或者综合。同时也提示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加工方法的训练,然后才能在概括思维过程中灵活选择各种思维加工方法为概括思维服务。

六、概括思维的操作步骤

我们以下面这段文字为例,介绍概括的步骤。

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一)确定角度

对语段进行概括,因需要的不同,概括的角度也不同,概括出来的结果当然也就不同。所以第一步是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概括的角度。概括的角度通常有内容角度(从语段“写了什么”的角度)、主题角度(从语段“为了什么”的角度)、手法角度(从语段“怎么写”的角度)、作用角度(从语段“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陈述角度(从语段“写了哪些方面”的角度)等。只有概括的角度确定准了,才不至于答非所问。上例中“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可得出概括角度是陈述角度,即从“写了哪些方面”的角度进行概括。

(二)筛选信息

在给出的语段信息中,有些信息与题干要求无关,有的信息有关,这就有必要剔掉无关信息,保留有关信息,这是一个信息筛选过程。如上例中,语段材料共4句话,前面三句是原因,最后一句是结论,以题干要求中的“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作为筛选标准,就应该保留前面三句话,舍弃最后一句话。

(三)划分层次

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信息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层次,将内容截然不同的信息单独作为一个层次。上例中,保留下来的前三个句子的内容各不相同,每句都只能单独作为一个层次,共三个层次,概括出来的结果将是三点内容。

(四)寻找上位概念

为每一个层次寻找一个上位概念,所谓上位概念,就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能够包含这个层次内容的概念。如,“45岁”,从内容的角度看,其上位概念是“年龄”,从生命活力的角度看,其上位概念是“壮年”。概括的角度不同,每个层次的上位概念就不同。所寻找的上位概念通常寻找与该层次内容最近的上位概念,如“青年学生”的上位概念是“学生”,“学生”的上位概念是“人”,最好不要把“人”当作“青年学生”的上位概念来进行概括。当然根据需要也有可能需要寻找上位概念的上位概念。在上例中,从陈述角度来寻找每个层次的上位概念,三个层次的上位概念分别为“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寻找上位概念,其实质是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

(五)综合表达

就是把每个层次的上位概念根据需要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表达形式,在组合的过程中可添加必要的但不影响信息变化的词语,使表达清晰、流畅、简洁。上例中,概括后的综合表达为:结论是从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三个面推导出来的。

当然,上述概括思维的操作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语段在进行概括时,操作步骤可以灵活多样。有的语段的概括需要加入“对概括性语句和非概括性语句的鉴别”的环节,有的则需要加入“保主舍次”的环节,还有的需要加入“合并同类项”的环节。对于托物类的诗歌或散文的主题的概括,常常还需要“根据相似性,将物性转化为人性”的环节。

推荐访问:概括 语文学习 思维 指导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