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泌尿道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尿路感染的预防价值

时间:2022-05-30 14:44: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探讨泌尿道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尿路感染的预防价值。方法 8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 各40例。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护理组产妇采用泌尿道护理, 护理结束后, 对两组产妇护理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常规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 高于护理组的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泌尿道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 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的效果, 降低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效果显著。

【关键词】 泌尿道护理;自然分娩;尿路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94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对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分娩感染的发生率, 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产妇的生存质量进行提高[1]。本文随机选取2015~2017年在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80例, 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干预, 进一步探讨更加有效的护理模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2017年在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 各40例。常规组年龄21~37岁, 平均年龄(28.12±2.96)岁, 初产妇23例, 非初产妇17例。护理组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28.11±3.29)岁, 初产妇24例, 非初产妇16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组 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产妇进行干预, 主要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 日常生活进行照顾, 对产妇进行日常清洁, 对产妇的日常饮食进行管理, 注意保持病房的整洁与通风, 避免发生感染。

1. 2. 2 护理组 采用泌尿道护理对产妇进行干预, 主要包括:①知识宣教:在住院期间采用开展讲座、宣传手册等方式对产妇进行相关医护知识的宣教, 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知识讲解, 在产妇分娩之后, 向产妇以及产妇的家属进行饮食以及功能锻炼方面的指导以及知识宣教, 并帮助产妇进行相关的健康训练, 对于分娩过后长时间无法下床活动的产妇给予按摩, 对产妇进行康复方面的指导。②泌尿道护理:在分娩之前, 对产妇的排尿训练进行耐心指导, 并向产妇讲解排尿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而能够提高产妇的重视, 更加配合训练;在进行分娩时, 护理人员要进行全程陪同, 对产妇用力进行指导, 并指导产妇产后进行排尿, 并对产妇的会阴部进行及时地清洁, 在产妇分娩之后, 护理人员要对床位勤加清洁、干燥以及消毒, 降低感染细菌的几率, 给产妇提供一些含水分较多的食物, 从而能够增加产妇的尿量以及能够多次对产妇进行诱导排尿, 将少量消毒水融入温热水定期对产妇的会阴部以及外阴进行擦洗以及熏洗, 所有操作均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以及无菌条件进行。

③饮食指导:护理人员要对产妇的饮食情况进行密切地观察, 严禁产妇使用非全熟的食物, 根据产妇身体状况的恢复, 可以提供给产妇一些温和水果, 并要增加温开水的饮用, 增加排尿次数, 饮食要以少食多餐为原则, 营养要搭配均衡, 注意对身体康复所需的营养以及能量进行及时地补充, 在进食之前要注意手部的清洁, 避免感染细菌[2]。

1. 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 统计分析两组产妇在治疗过程中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对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产妇中发生单纯性尿路感染的产妇有3例, 尿脓毒血症的产妇有3例,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产妇有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护理组产妇中发生单纯性尿路感染的产妇有1例, 尿脓毒血症的产妇有1例,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产妇有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5%;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是妇产科腹部手术产妇中经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一[3], 泌尿系统感染在临床上又称为尿路感染,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以及尿道烧灼感等现象, 如果不能及时且有效地治疗, 会对产妇泌尿系统的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4]。產妇因分娩而导致出血以及体力下降等情况, 都会使产妇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 从而加大了产妇发生感染的风险, 对产妇分娩后机体功能的恢复产生阻碍以及对母婴的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尿路感染作为产妇此时期极易发生的一种感染, 形成原因主要是细菌侵入尿路, 尿路上皮细胞出现炎症反应。按照感染时尿路的状态将感染类型进行分类, 可以分成单纯性尿路感染、尿脓毒血症以及复杂性尿路感染[5]。

妇产科作为医院十分特殊的科室, 是对产妇感染进行预防以及控制的重要科室, 对科室内患者加强护理已经成为目前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容。泌尿道感染在产妇中十分普遍, 由于自然分娩的特殊性导致此时产妇免疫力降低, 再加上护理人员对于该部位的高频率操作, 导致细菌滋生而引发感

染[6]。泌尿道护理是一种针对性的护理, 能够使产妇保证泌尿道的清洁, 从而降低了细菌扩散以及繁殖的可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7-10]。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产妇进行干预, 研究结果显示, 常规组产妇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 护理组产妇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 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结果表明护理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要显著优于常规组的产妇。

综上所述, 采用泌尿道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 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的治疗, 降低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洁, 杨钰, 路海娟, 等. 膀胱冲洗频率对长期留置导尿产妇尿路感染的影响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6):1421-1423.

[2]曾梅. 泌尿道护理在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尿路感染的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5):3568-3570.

[3]陈少平. 剖宫产术后早期留置尿管拔除时间对产妇术后尿路感染及舒适度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6(6):68-69.

[4]谢万里, 成建平, 傅萍. 高龄产妇妊娠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1):20-22.

[5]余小慧, 陈琳, 徐莉莉, 等. 高龄产妇妊娠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36):144-146.

[6]韦学玲. 膀胱灌注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产妇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8):76-77.

[7]宋满花.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排尿的影响.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2):356-357.

[8]付红霞, 宣雯静. 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9):1290-1291.

[9]李翠芬, 殷友珍.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医学信息(旬刊), 2010, 23(12):240.

[10]叶太惠, 杨琼.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研究. 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30):54-55.

推荐访问:产妇 分娩 产后 护理 探讨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