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3西湖区教育科研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22-06-17 10:32:01 来源:网友投稿

 附 3:西湖区教育科研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意境法培养小学美术国画中的创造力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应老师 研究起始时间:2014 年 3 月至 2015 年 3 月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一)课堂情境描述与分析

 在听一堂美术公开课《映日荷花别样红》时,教师安排了导入、欣赏实物、讨论分析、示范、学生创作等几个环节,在示范的过程当中教师从荷花的构成、用笔、设色、布局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示范完毕,学生作画,全班的学生对于老师所讲的荷花的构成、用笔、设色、布局显然非常的清晰,也是毫不犹豫的拿起毛笔作画,创作完毕,学生展示,在一幅幅作品当中,学生用笔非常的灵动有趣,但是横扫全班的作品,三分之二的跟老师几乎一样,显然学生缺乏独特的创造性。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学生在老师的安排下,欣赏并感受了荷花带来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美感。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的少,老师讲的多,逐渐的美术课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也久而久之的喜欢听,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也被潜移默化的压制,课堂当中就出现了依样画葫芦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 教师重“教”轻 “启发”。很多教师在国画课中总是怕自己讲少了,学生就不会了,于是每个知识点都讲,却甚少启发,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听觉疲惫,久而久之的创造力被淹没。

 2 2 . 学生多“ 临摹 ”少“探 索 ” 。在小学美术中的国画课均为写意,写意要求作画时间要快,没法在纸上停留思考,也没法再借助橡皮来修改,所以很多学生打心里就不敢画,生怕画错,于是索性就出现了大部分的同学临摹老师的作品。因为他们始终觉得临摹老师的作品就不会在纸上冒太大的风险,也能达到较好的画面效果,久而久之,临摹就成了一种习惯。

 3 3 .课堂缺乏意境 来提升想象力、创造力。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缺少的古典音乐来舒放学生的身心,让其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没有通过激励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力,于是课堂就出现了雷同的现状。

 (二)研究的意义

 1 1.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通过播放古典音乐、朗读小诗等意境的创造,学生的感觉细胞再次被激发,课堂不再单调、乏味,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很容易被激发。

 2 2 、有利于提升研究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科研意识。通过意境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在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有新的收获,在提升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教育理念与科研意识。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意境培养创造力:是指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课堂的新型教育模式,在课堂当中,通过播放古筝、笛子等音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得享受课堂,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创新,充分开发大脑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一)研究的指向

 1. 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互动与浓浓的氛围当中的课堂当中,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成效,构建“轻负高质”。

 2. 促使学生培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的自信能力与创造力极大的被激发,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

 (二)研究的内容

 1. 小学美术国画课堂的 调查研究

 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国画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认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会有怎样的现状呢?本课题希望通过平时的教研活动以及外出学习的机会,积累课例,整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归因分析。

 2. 小学国画课堂当中用意境提升创造力的策略设计研究

 通过研究将设计出通过视觉、听觉的方式如:投影从视觉上激发;课堂上配上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从听觉上激发。

 3. 小学新课程中美术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

 创新型的美术课堂评价通常采用:自评、互评、他评。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挖掘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

 4. 小学美术 国画 课堂中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研究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以提高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不断地录求新的创作理念为主,而且让学生自由思考,畅所欲言,利用意境留足给他们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三)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 研究对象

 抽取五~六年级综合能力较强的两班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初步建立课题框架,争取取得有效成果。在研究有成效的基础上,在延伸五~六年级其他班级的学生,使课题真正能够在美术课堂上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2. 主要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结合平时的课堂实施案例,整合不同班级的个案,提出用意境优化国画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并应用于实际教学。

 3. 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定研究时间为 1 年(2014.3——2015.3),研究思路及阶段划分如下:

 4. 研究框架

 本课题紧密联系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全过程。具体的研究操作运行模式见下图:

  (四 )

 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论文获奖或发表;

 3.教师教学案例; 注:本方案使用宋体 5 号字, 1.5 倍行距,A4纸三页。

 3 3 月

 20 14 年

 设计课题方案

 组织理论学习

 6 6 月

 12 月

 2 2 月

 3 3 月

 20 15 年

 构建运行模式

 分析活动内容

 进行案例研究

 调整实践思路

 推进整体实施

 总结课题成果

 完善课题成果

 展望后续研究

 3.课题方案策划、立项。

 5.课题材料 理论学习。

 1.学习材料设计与实施现状调查。

 2.相关课题研究检索。

 4.召开开题论证会。

 1.讨论形成课题 运行模式图。

 2.浙美版教材 内容分析。

  3.阶段总结。

 1.选择典型 课例进行学习 材料设计。

 2.组织分析、反思,调整实践思路。

 1.概括操作策略,

 推进整体实施。

 2.整理课题资料, 形成初步的结题 报告。

 1.进一步修改结 题报告。

 2.后续研究构思, 撰写进一步研究 的课题方案

推荐访问:西湖 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