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广播稿汇编7篇

时间:2023-10-20 08:20:08 来源:网友投稿

端午节广播稿第1篇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这一期的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啦!甲:本周是这学期的第14周,今天xx月xx日,星期四,我是来自xx班的李梦晨、乙:我是王胜文。甲:这次红领巾广播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广播稿汇编7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广播稿汇编7篇

端午节广播稿 第1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这一期的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啦!

甲:本周是这学期的第14周,今天xx月xx日,星期四,我是来自xx班的李梦晨、

乙:我是王胜文。

甲:这次红领巾广播站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为大家安排了《校园直通车》、《哆来咪点歌台》、和《好书推荐》栏目。

乙:回顾一周要闻,浓缩校园资讯,这里是《校园直通车》栏目。

甲:上周我们学校迎来了新生报名,许多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劳碌奔波着,因为进入小学预示着学习的生涯开始啦。

甲:是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才能报答爸爸妈妈的殷切期望。

甲:上周星期三,区领导来我校参观了腰鼓展演,总体上非常满意,希望我们腰鼓队员们再接再厉,把我们怡江小学的风采展示在观众面前。

甲:接下来要进入到本次红领巾广播的主题: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首先送上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过端午》,希望歌声能传递给你美好的祝愿。

听了这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我也想说一首歌谣了。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音乐)

甲:你读的真好。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眼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到了,大家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乙:嗨!端午节不就是吃鸡蛋、吃粽子吗?

甲:那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和粽子吗?

乙:不知道,你快给大家说说吧!

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他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不朽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接下来的故事请童泽瑞继续讲述。

乙: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甲:真没想到,在端午节的背后还有如此感人的故事。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我想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能过得更有意义。

端午是个特别的节日,雄黄酒,艾草,香囊,五彩丝线,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度,由此可见一斑吧。美丽的传说和人们的宗教情节,让这个节日平添了几分灵性和热闹。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乙: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甲: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乙: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甲:节日的前一天,是最有气氛的。端午也不例外,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小街道,空气里弥漫的是节日的味道。到处是人们挑卖的花花绿绿的香囊,粽子,鸭蛋等一切与节日有关的东西。人们格外忙碌,格外欢快,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吧。

艾草一早要插到门头的,据说可以辟邪。可喜的是,卖艾草的到处都是,生意奇好。习俗正日渐走入城市,被更多人认可和传播,大俗大雅。

甲:节日是生活给予人们的馈赠,在翘首等待的过程中充满了惊喜,所有的准备都是甜蜜

乙:原来端午节也是优雅的、浪漫的,时尚的、欢快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

甲: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好书推荐版块

乙:一年级我为大家推荐《亲子儿歌》。

推荐理由是:儿歌的内容丰富,涉及生活、学习、自然、科技等,简短、丰富、有趣的语言深深吸引孩子,且容易理解。插图色彩鲜艳,能激起孩子阅读的兴趣。文字清晰,且有注音,适合低年级儿童识字少的特点。

甲:二年级我为大家推荐的是《小鹿斑比》

推荐理由:这本书向我们描述了一只名叫斑比的小鹿,它聪明、善良、活泼可爱,向往着森林和草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经历了许多磨难以后,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为新鹿王。

乙:三年级为大家推荐的是《木偶的森林》

推荐理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这样人类才能和动物和平共处,共同生存。

甲:四年级我为大家已推荐的是《我要做好孩子》

推荐理由是:故事的主人公虽然学习中等,却又有着执着向上的精神。她敢于向困难斗争,越难的题目她越要做出来;她注重感情,很相信朋友……读了这本书,你能从书中的人物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且能够和主人公一起进步!你想知道她是怎么努力变成好孩子的吗?那么,就拿起书,一起走进好孩子的世界吧!

乙:五年级我校大家推荐的是《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是一部非常现实,非常具有寓意的文学经典。文中的老渔夫虽然在物质上失败了,但精神上从来没有被打败过,小说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甲:六年级我向大家推荐的是《城南旧事》

推荐理由:这是本神奇的书,像一位绘画大师,描绘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这是本精致的书,像一曲旋律悠扬的乐曲,谱写出了真实的人性世界。小说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就让我们慢慢品出诗的芬芳吧!

乙:读书会使我们快乐,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热爱读书吧,书会给你无穷的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以上就是今天红领巾广播的全部内容,是由xx中队的李梦晨、王胜文、为您播送的。感谢您的关注和收听,祝大家天天快乐、笑口常开!下期节目再见!

端午节广播稿 第2篇

甲:敬爱的老师们!

乙:亲爱的同学们!

甲、乙:“小龙人”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

甲: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乙: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甲:下周四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天的“小龙人”广播进行端午节的专辑报道!

乙:是的,端午节,又被人们称端阳节、端五节。民间最流行的叫法是“五月节”和“粽子节”。那为什么叫端午节呢?我来跟大家说说吧。

原来,“端”在这里就是开始、开头的意思。“五”和“午”在古代是可能通用的。古人认为,“五”是阳气始盛之数,因此五月的第一个逢五日就叫“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各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二、端午节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是啊,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三、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
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广播稿 第3篇

许:荡起浆,推开浪,龙舟下水喜洋洋。

黄:艾草青,粽米香,戴香包,喝雄黄,又是一年端午到。

许:老师们,

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黄:我是

许:我是

黄:不用多说,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端午节!

许: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许:与这爱国精神相比,我更喜欢吃粽子。黄瑶你就给大家讲讲粽子吧!

黄:好的`!粽子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许:哇……眼睛应接不暇啊……

黄:算了吧你,就你没吃过。

许:可别小看我,我一口气还能吃九个粽子。

黄:哦?还真有些本事。

许:还不仅如此呢!我还去看了龙舟赛。

黄:赛龙舟可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你可看对了!

许:那可不!

黄:说了那么久,不如我们讲一个小笑话吧!

许:端午节那天,岳母做了粽子招待的外国女婿,可是晚饭太丰盛了,于是岳母把粽子打包让女婿明天吃早饭,并告之:

黄:“只要放在微波炉里热一热就可以吃了。”

许:女婿领旨回家。

黄:第二天上午,岳母打电话给女婿询问:“粽子的味道还可以吧。”

许:女婿支吾着回答:“里面的饭和肉很香的,只是……只是……”

黄:“只是什么?”

许:“只是外面的生菜有点硬,吃完觉得胃痛了。”

黄:好一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乌龙女婿啊!

许:但是!他和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吃粽子!爱端午!

黄:没错!

许: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黄: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合: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黄:老师们,同学们,

合:大家下期见!

端午节广播稿 第4篇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小伙伴们;

(合)大家好!

(男)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

(女)听,悠扬的乐曲声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男)六月,是童年的摇篮;

(女)六月,是童年的太阳;

(合)六月,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我们在这里放飞希望。

(男)小螺号校园广播现在开始播音。我是主持人王威。

(女)我是主持人吴琳琳。

(男)今天的播音是这样为您安排的:首先我们一起走进聪明小屋,学知识、长见识,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女)听故事谈收获,欢迎您走进童话城堡;艺海泛舟、快乐写作,优秀作品请您欣赏;

(男)开心驿站,话说六一;最后是温馨提示。下面请收听详细内容。

(女)同学们,欢迎您来聪明小屋做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到了,大家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男)嗨!端午节不就是吃鸡蛋、吃粽子吗?

(女)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和粽子吗?

(男)不知道,你快给大家说说吧!

(女)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19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以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相传,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阴历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进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男)真没想到,在端午节的背后还有如此感人的故事。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我想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能过得更有意义。

谢谢大家的收听。

端午节广播稿 第5篇

男:敬爱的老师们!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红领巾电视台又和大家见面了!

男:本期的节目由我们三(1)班为大家主持。

女:同学们,本期的红领巾广播有以下内容

男:首先我们一起走进聪明小屋,学知识、长见识,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女:“小荷初露”习作栏,优秀作品请您欣赏;

男:开心驿站,让你乐翻天。下面请收听详细内容。

女:同学们,欢迎您来聪明小屋做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到了,大家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男:嗨!端午节不就是吃咸鸭蛋、吃粽子吗?

女: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咸鸭蛋和粽子吗?

男:不知道,你快给大家说说吧!

女:(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

男:真没想到,在端午节的背后还有如此感人的故事。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千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我想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能过得更有意义。

女:同学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吗?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她博览群书,注重积累,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她就是杨心语同学。下面是“小荷初露”习作栏,请大家欣赏她的佳作。

女:是呀,快乐有很多种,杨心语同学从读书中寻找到快乐;
你也可以从帮助他人中寻找到快乐。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从学习和生活中寻找的快乐,成为一个快乐的小天使!让我们满载快乐驶入开心驿站。

男: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绝对聪明的孩子”。

女:这孩子还真逗。下周的星期四是我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

合:对,我们要欢庆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

女:哎!——你打算怎样度过这一天?

男:六。一儿童节那天,我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同学们快快乐乐的玩上一天。对了,我还准备了节目呢!

女:快表演给大家看看吧!

男:那哪行?本人要在六一儿童节那天闪亮登场。朋友们,大家也和我一样,早把节目准备好了吧?

女:看你那高兴劲儿。咱们把节日的祝福提前送给大家,怎么样?

合:祝全体同学节日快乐!

女:同学们,老师们,在我们送上祝福的同时,我们的节目也快要接近尾声。

男:是啊!也该是我们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

女:同学们,老师们,感谢大家的收看,本次播音到此结束,请三2班作好准备再见。

男:再见!

端午节广播稿 第6篇

男:敬爱的老师们!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红领巾电视台又和大家见面了!

男:本期的节目由我们三(1)班为大家主持。

女:同学们,本期的红领巾广播有以下内容

男:首先我们一起走进聪明小屋,学知识、长见识,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女:“小荷初露”习作栏,优秀作品请您欣赏;

男:开心驿站,让你乐翻天。下面请收听详细内容。

女:同学们,欢迎您来聪明小屋做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到了,大家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男:嗨!端午节不就是吃咸鸭蛋、吃粽子吗?

女: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咸鸭蛋和粽子吗?

男:不知道,你快给大家说说吧!

女:(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

男:真没想到,在端午节的背后还有如此感人的故事。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千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我想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能过得更有意义。

女:同学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吗?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她博览群书,注重积累,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她就是杨心语同学。下面是“小荷初 露”习作栏,请大家欣赏她的佳作。

女:是呀,快乐有很多种,杨心语同学从读书中寻找到快乐;
你也可以从帮助他人中寻找到快乐。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从学习和生活中寻找的快乐,成为一个快乐的小天使!让我们满载快乐驶入开心驿站。

男: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绝对聪明的孩子”

女:这孩子还真逗。下周的星期四是我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

合:对,我们要欢庆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

女:哎!――你打算怎样度过这一天?

男:六一儿童节那天,我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同学们快快乐乐的玩上一天。对了,我还准备了节目呢!

女:快表演给大家看看吧!

男:那哪行?本人要在六一儿童节那天闪亮登场。朋友们,大家也和我一样,早把节目准备好了吧?

女:看你那高兴劲儿。咱们把节日的祝福提前送给大家,怎么样?

合:祝全体同学节日快乐!

女:同学们,老师们,在我们送上祝福的同时,我们的节目也快要接近尾声。

男:是啊!也该是我们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

女:同学们,老师们,感谢大家的收看,本次播音到此结束,请三2班作好准备再见。

男:再见!

端午节广播稿 第7篇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小伙伴们;

(合)大家好!

(男)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

(女)听,悠扬的乐曲声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男)六月,是童年的摇篮;

(女)六月,是童年的太阳;

(合)六月,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我们在这里放飞希望。

(男)小螺号校园广播现在开始播音。我是主持人王威。

(女)我是主持人吴琳琳。

(男)今天的播音是这样为您安排的:首先我们一起走进聪明小屋,学知识、长见识,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女)听故事谈收获,欢迎您走进童话城堡;
艺海泛舟、快乐写作,优秀作品请您欣赏;

(男)开心驿站,话说六一;
最后是温馨提示。下面请收听详细内容。

(女)同学们,欢迎您来聪明小屋做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到了,大家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男) 嗨!端午节不就是吃鸡蛋、吃粽子吗?

(女)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和粽子吗?

(男) 不知道,你快给大家说说吧!

(女)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以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相传,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阴历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进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
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
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男) 真没想到,在端午节的背后还有如此感人的故事。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我想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能过得更有意义。

谢谢大家的收听。

推荐访问:端午节 汇编 广播稿 端午节广播稿汇编7篇 端午节广播稿(汇编7篇) 端午节广播稿范文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