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稿经典5篇

时间:2023-12-25 14:00:44 来源:网友投稿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稿经典5篇

党建“监督员+辅导员”责任清单工作经验材料范文近年来,为压实党建工作“一岗双责”,人民银行x州中心支行积极探索党委成员为监督员、科长为辅导员的党建责任清单工作模式,明确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党委成员分管责任和科长直接责任,配套建立督导检查量化考核措施,实行定量跟踪督促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履职同频共振,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履职一线延伸。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稿经典的文章5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稿经典篇1

  12月13日,是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86周年。从1937年12月13日到2023年12月13日,时间已经走过了86年。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铭记无数为新中国拼搏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砥砺前行。

  党员干部要铭记历史悲痛,发扬“牺牲精神”。每每听到30万,心都不由自主地颤抖一下,不去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远体会不到那种无言地伤痛,即便是时间已经过去86年,只要一踏进纪念馆,钻心刻骨的痛感就会袭来。让人不由自主想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于是便有无数革命先辈化悲痛为力量,为保家卫国奋勇而上,不怕牺牲。即便是现在,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不怕牺牲的党员干部,有芦山“4·20”抗震救灾行动中牺牲的杨波、有不放心村民冒雨回村遇难的“扶贫之花”黄文秀、有抗台救险遇难的李夏、有倒在扶贫路上的党员干部、有倒在抗震救灾、消防救援一线的党员干部……他们不是饮弹倒地的解放者,却是支起民族脊梁、扶起百姓安危的英雄汉。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来的,面临民族危亡时要勇于发扬“牺牲精神”。

  党员干部要铭记历史悲痛,发扬“斗争精神”。无数革命先烈想到“万人坑”中的累累白骨、听到30多万同胞的生命“昙花一现”,纷纷站出来,化悲痛为力量,拿出勇气与敌人斗争到底。现在,我们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在这个阶段,不仅伴随着新的“危险”,而且也伴随着新的“机遇”,广大党员干部在面对“新危险”时,要勇于发扬“斗争精神”。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是广大党员干部不能“随遇而安”,有一丝一毫的“精神懈怠”,更不能幻想一切都“风平浪静”。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铭记历史悲痛,化悲痛为力量,在面对严峻形势时敢于出击,面对危机时敢于斗争。

  党员干部要铭记历史悲痛,发扬“拼搏精神”。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疯狂破坏,革命先辈敢于拼搏;面对新中国出现的“黑恶势力”,党员干部们敢于与之拼搏……正是因为他们勇于发扬“拼搏精神”,才换来了今日之幸福。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会遇到各个方面的困难,而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与之拼搏到底。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的拼劲儿,做个敢于拼搏的“勤奋者”、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追梦人”。

  国家公祭日,旨在让所有人牢记历史悲痛,明白今日之幸福来之不易,更是旨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__,化历史悲痛为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勇于发扬“中国精神”。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稿经典篇2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内有烟波浩渺,外有长江环绕。坐拥诗意江南,纵览六朝风云”。然而,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86年前,南京曾遭受过的深重苦难。今天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之殇莫敢忘,吾辈当自强。

  莫敢忘,历史之痛。南京大屠杀是国家之殇、民族之痛,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86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被毁坏、大量财物遭掠夺。“这段苦难历史是民族的记忆,只有铭记才能珍视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生逢盛世,生逢和平年代,我们无法体会战争的残酷,无法体会30万同胞的恐惧与伤痛,无法体会86年前的中国所经历的一切,但我们必须牢记历史,常怀历史之忧、勿忘历史之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史为鉴,捍卫和平。

  莫敢忘,英雄之勇。“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痛的历史中,中国官兵为夺城门、堵缺口,前仆后继、战死不退,他们是儿女、是父母,即便有万般不舍,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们必须以“我军士气悲壮,人人抱必死之决心”的侠骨衷肠,拼死守护那脚下的国土和身后的同胞。他们是英雄,是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必须敬英雄、学英雄,汲取英雄之豪气,把勇气、担当和责任用在重大斗争最前沿、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用在基层治理第一线,在磨砺中成长,在磨难中奋起,愈挫愈勇,矢志向前。

  莫敢忘,盛世之志。“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中国青年什么样,中国未来就什么样。革命前辈们能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我们就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向前,革命前辈们能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我们就能惊天动地实现中国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86年前中国人民所经历的苦难,是勿忘国耻的伤痛,也是激励前行的动力。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脚下踩的是爱得深沉的土地,肩上扛的是大有作为的责任,心里装的是始终在一起的人民群众。生逢盛世,我们必须有理想、有抱负,敢担当、善作为,在硝烟散去的盛世年代,不负青春,实现理想。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稿经典篇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苦难屈辱的历史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记忆,血泪交织的历史、无比沉重的心情激发出继往开来、奋勇而行的斗志,追忆逝者、缅怀先烈凝聚着团结奋进、众志成城的力量。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史为“镜”,以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扛起职责使命,在回望这段苦难岁月中凝聚信念和力量,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勇往直前地追逐伟大梦想。

  至诚报国,激发“爱国热情”。在这段革命史,无数革命先烈捍卫国家主权与利益的信念矢志不渝,为之不懈奋斗,保家卫国的决心誓死不移,甘愿为之付出生命与鲜血。英雄的凛然之气铭刻于历史,感佩在胸中。举国公祭死难同胞,是对为国牺牲的先烈的深情缅怀,他们炽热的爱国情感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激发着我们为国家的发展、梦想的实现而不懈奋进。党员干部要做最忠实的爱国者,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坚定不移、担责于肩的报国之行,立足自身岗位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在实践和磨砺中练就干好事业的基本功,在奋进征程中迈出有力的脚步。

  知耻后勇,凝聚“团结力量”。回望战争岁月,民族的苦难历史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御外侮,在大大小小的无数战斗中秉持坚韧不拔的意志,由最开始的战略退却到最终的战略反攻,让日本侵略者的阴谋诡计在团结奋进中破灭,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团结是党的生命,不团结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回望历史,党员干部当知耻而后勇,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向着工作目标团结奋进,朝着伟大梦想砥砺奋斗,用“团结之心”凝聚“团结之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大踏步向前,共同战胜种种挑战,一起迈步崭新征程,为共建美好家园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振奋精神,坚守“正义之心”。重温历史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鲜血淋漓的教训,能够不忘前事、保持警醒,坚持捍卫正义、守护公道。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坚守正义,始终将党章党规牢记心间,将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群众的利益置顶,为民谋福、为民立命而非为己谋私、权为己用,以“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维护公道,勇于和黑恶势力作斗争,坚持依法办事、干净做事,为公平正义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稿经典篇4

  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无比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铭记那些为民族的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用“三心”践诺“吾辈当自强”,化悲痛为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用“坚毅之心”追逐信仰,强化“吾辈当自强”的信念。回望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个呼号呐喊的声音、激荡热血的战斗、驰骋奋斗的身影,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英雄的情怀感天动地,英雄用坚韧的意志、不懈的奋斗为民族的解放注入了磅礴力量。民族危亡的关口,他们奋起反抗,将生死置之度外,将个人的安危抛于脑后,他们的心中只有“前进,前进”的声音,只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信念,用生命和鲜血书写这段抗争的历史。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这段历史中汲取非凡力量,感悟先辈拼搏奉献、奋勇向前的崇高品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征程上,党员干部要以高远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锻造出“精神脊梁”,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奉献青春。

  用“爱国之心”持续奋斗,激发“吾辈当自强”的豪情。铭记历史,凝聚起的是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日寇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中华大地,所到之处哀鸿遍野、山河破碎。面对日寇的野蛮行径,中华儿女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空前地团结在一起,汇聚成奔涌向前、劈波斩浪的滔滔大河,势不能阻、锐不可当,一起捍卫共同的家园,共同维护国家的利益。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是心中至真至深的情感,是逐梦不息、奋斗不止的行动,我们要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悔担当投身国家发展建设事业,心怀家国、砥砺奋进,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将爱国精神转化为持久奋斗的力量。

  用“奉献之心”为民服务,凝聚“吾辈当自强”的力量。日军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痛,民族英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为人民的解放浴血奋战,始终冲锋在前、奉献在前,面对枪林弹雨和凶残的敌人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他们的意志由钢铁铸就,在战斗中迸发出强大力量,他们甘愿为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和平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回望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开拓梦想的大道上继续奋斗、赓续前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把伟大梦想、民生福祉放在心上,用无私奉献的情怀为民服务,激发出更饱满的激情、更坚决的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朝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砥砺奋进。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稿经典篇5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的意义在于,唤醒人们历史记忆,避免忘却与麻木,以史为鉴、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代都无法忘记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这是历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一天中国首都南京沦陷,日本鬼子进行了血腥的残忍的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反人类反社会的:

  1、大屠杀持续的时间长达六个星期。

  2、屠杀对象是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

  3、死难者达30万人以上。

  4、屠杀手段令人发指,机枪扫射、活埋、把人当做练习刺杀的靶子,更有甚者还进行杀人比赛。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以史为鉴,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同学们,国家安全是的安全,国家利益是的利益,国家荣誉是的荣誉。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在近代,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耻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参与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活动中来,这一天当警报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肃立默哀。愿死难者的冤魂得以安息!愿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愿我们的同学茁壮成长!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公祭 圆梦 中华 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国家公祭日 勿忘国耻作文 勿忘国耻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 公祭日勿忘国耻800字文学稿 公祭日勿忘国耻800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国家公祭日手抄报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征文 国家公祭日的演讲稿800字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