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自信凝聚中国力量

时间:2022-05-27 09:16:02 来源:网友投稿

制度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执政党成熟的底气。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不懈探索和创造,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些根本的和基本的制度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框架和规范化的要求,同时建立在这些根本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各个方面的具体制度,也正在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它们的科学性正确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会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和更加定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信心坚持下去,以制度自信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根本政治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并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重要论断使我们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政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处于关键环节,而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是政治制度的核心所在,是最具有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的制度设计之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历来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克服了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实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习近平同志形象地说,这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其科学的理论主张和社会实践,集中了全国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一盘散沙的中国高度凝聚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付出了巨大努力,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中国的发展,更加迫切需要一个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领导力量发挥其利益整合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正确把握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

强化党的领导这一制度优势,当前就要努力增强“四个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为充分有效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四个意识”是党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的宝贵经验,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就是要求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制度,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制度平台,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可靠制度保證,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形式。

人民拥有并行使国家的一切权力,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体现的基本内涵。这一制度保障了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享有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及宪法与法律所保障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得到了充分实现。同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行使职权。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工作,保证了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广泛民主与高度集中的统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民主决策与高效执行的统一、中央治理与发挥地方积极性的统一。这些科学高效、实用便利的制度安排,使我们党、国家和社会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统筹协调力、组织动员力、决策执行力和危机应对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极大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身份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事业,广泛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国家和各项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广泛的途径和便捷的方式,人民可以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表达各种意愿、反映利益诉求;它通过各种制度设计让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表达,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它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创造潜能;等等。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形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需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总结、继承、完善、提高和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物质基础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凝聚中国力量提供了物质基础。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動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防止兩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并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提供强大经济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则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之间独立自主的市场竞争关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调动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市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因此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的优劣,一个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标准便是看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与发展成果归谁享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同时,坚持始终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充满生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必由之路

我们的制度自信不仅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制度本身有着强大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它是能够自我变革和发展的制度,是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制度。

习近平同志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特色鲜明、富有效率,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践行、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途径与可靠保证。把握这个总目标,就是要在思想上明确国家治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制度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创新的,制度自信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强化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创新是在世界视野中推进的。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彰显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对人类制度文明发展进步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坚持世界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创新,将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责编 / 刘博)

推荐访问:中国 凝聚 自信 力量 制度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